top of page

title. 9.台灣與印尼的戰前美學現代性

year. 2021

writer. Chen Pei Yu

[CHINESE]

台灣與印尼的戰前美學現代性

 

1946年,荷蘭導演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秘密拍攝一部在澳洲的短片《印尼呼喚》(Indonesia calling),討論澳洲與中國人對印尼獨立革命的支持,其中,在中國人發言的畫面裡雖然自稱中國代表聲援,卻出現國民黨徽的青天白日旗。縱使這部紀錄片的主軸是反映澳洲對印尼的支持,卻讓人好奇當年的歷史,畢竟在陳智雄、李柏青等所謂「日籍台灣人的印尼獨立英雄」等史料出土之後,台灣與印尼的歷史命運越趨深厚。

 

如果說台灣與印尼的電影史交織在歷史、殖民、經濟、政治與文化的多層複雜關係,那麼,在當代藝術的範疇裡,縱然也包含這些因素,卻是透過更複雜的關係呈現,比起電影中藉由對白、敘事、影像語言等方式大不相同,視覺藝術所能使用的媒材多元,從平面繪畫、攝影、裝置、雕塑、錄像到科技藝術等,所呈現給觀眾的時間感相對彈性。台灣自1930年代的風車詩社及其他相關歷史開啟一波西方現代思潮,1960年代的前衛運動、1980年代錄像藝術興起到2000年之後的科技藝術發展,讓台灣的藝術不斷在外來文化的衝擊下蓬勃發展。而印尼在約莫1960年代以前的藝術主要是承襲自荷蘭殖民時期的傳統油畫,亦有許多在地元素與印尼傳統文化的相連,1975年發表新藝術運動的宣言,1990年代發展錄像與表演藝術,同時也有許多藝術團體組成,在發展錄像藝術的同時也結合許多新興媒體,團體組合也成為印尼較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創作方式。

 

跨文化的複製與轉譯在台灣

 

2015年黃亞歷的《日曜日式散步者》以台灣 1930年代出現的文學詩人團體「風車詩社」為主軸,折射出 20世紀西方現代主義許多文學、電影繪畫等創作,在擴散至亞洲時先到日本再至台灣的文化移動路徑。這部影片的出現重新梳理台灣過往認定的美術史觀,主要來自兩個途徑:延襲中國傳統文人畫的畫風以及日本殖民政策下引進西洋畫、膠彩畫等。當時留學日本或歐洲的台灣畫家,如陳澄波、顏水龍等,在官辦的「台展」、「府展」中嶄露頭角,許多畫家組成畫會團體,推動美術運動。當時的畫風主要呈現跨文化融合現象,如「東洋畫」組合日本風格與中國傳統國畫,其中,第一回「台展」入選的郭雪湖、林玉山、陳進等三位台籍畫家,以寫生方式突破傳統臨摹作畫,帶動「地方色彩」的美術,特色包括熾熱的南方色彩、台灣自然景色與動、植物、街景、民俗風情、宗教及生活習慣等鄉土藝術。另一種「西畫」則以寫實型的印象派色彩或野獸主義風格為主,此時的台灣畫家主要師承石川欽一郎,畫風受他個人風格影響甚多,從外光派、野獸派到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皆有,台籍畫家較重視技巧與形式美;日籍畫家以感情的抒發、人性描寫和社會批判為主。[1]這些美術史學的累積與養成觀念對台灣而言相當重要,不僅認定台灣的美術是透過日本殖民時期開始發展,更導向日本主動引入西方文化讓台灣呈現被動接收與轉化的單向教育觀念。

 

 

 

而在《日曜日式散步者》影片以及2019年於國立台灣美術館舉辦的「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的展覽中,重整了1933年台南「風車詩社」的相關史料,由楊熾昌、林修二、李張瑞、張良典、岸麗子(Kisi Reiko)、戶田房子(Toda Fusako)等台日詩人組成,此詩社成員主要受到西脇順三郎(Junzaburō Nishiwaki)、春山行夫(Yukio Haruyama)、北園克衛(Katsue Kitasono)、瀧口修造(Shuzo Takiguchi)等人的影響,提倡新精神、主知與抒情、超現實主義等詩風,並翻譯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考克多(Jean Cocteau)、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等歐洲作家的《詩と詩論》,成為「風車詩社」參照詩創作與詩論的重要讀物之一。[2]可見,這些戰前的台灣美術不僅只有傳統的繪畫,還有詩、雕塑等作品,在內容參照上特別是「風車詩社」成員不斷在文中提及當年日本與歐洲電影,主要以《巴黎的屋簷下》(Under the Roofs of Paris,1930)帶來的影像衝擊,以及視考克多為偶像並崇拜其夢境與超現實主義的影像作品,或是從《瘋狂的一頁》(A Page of Madness,1926)看出日本電影對德國表現主義的繼承等。其中,複製畫、畫報剪貼與臨摹是當時成員經常做的塗鴉筆記,而翻譯或是影像、畫像的挪用與致敬本身也是一種複製的延伸,因此,複製與再改造的美術現代性似乎成為台灣當時的主流,這之間也形成台灣藝術主體性與外來文化之間的互動關係,似乎,跨國文化與對外來文化的新鮮感,成為主流藝術圈較為關注的焦點。然而,透過當時的作品,甚至是歐洲藝術家艾呂雅(Paul Eluard)、安德烈‧布列東(André Breton)與漢斯‧貝爾默(Hans Bellmer)等人與「風車詩社」所關注的日本文學家山中散生的書信往來中,看到歐洲藝術家與日本文人的對等互動,觀察出台灣不僅與日本藝術有密切關聯,更藉著日本與西方及國際藝文思潮同步,而西方藝文圈也藉著日本作為關注東方文化的窗口。

 

殖民與戰爭對印尼藝術的轉折


印尼在很早就被荷蘭殖民的歷史下,先一步發展現代美術,拉登‧薩利赫(Raden Saleh Syarif Bustaman)被公認為開創性的印尼浪漫主義畫家,他於1829年抵達荷蘭並學習西方藝術,除了被視為印尼第一位現代藝術家之外,更啟發他回到印尼之後,在自己的作品中表達文化根源和創造力。到了1920年代的繪畫藝術主要可分為兩種風格,一是以荷蘭人為主的畫家群如Arie Smit、Walter Spies、Rudolf Bonnet等,主要居住在峇里島,畫風以神秘風情、色彩鮮艷並充滿異國熱帶情調的視覺為主。另一派則是以各地區印尼人如Basoeki Abdullah、Wakidi、Pirngadi等為主,描繪當地的風景、人物寫生,色彩較為柔和與樸實。1938年Agus Djaya組織了印尼畫家聯盟(Persatuan Ahli Gambar Indonesia,縮寫PERSAGI),主要目的是為了限制在印尼的荷蘭人與歐洲人所掌握的藝術霸權,抵抗繪畫作品作為宣傳荷屬東印度群島觀光用途的工具,[3]成員政治傾向支持民族運動,並在創作中加入印尼的主題,縱使PERSAGI在日本入侵時受到大力支持,但仍在其他團體陸續興起之後,因資源有限與競爭問題之下解散。1943年「啟民文化指導所」(Keimin Bunka Shidosho/Pusat Kebudayaan)成立,除了散播日本文化、推廣傳統印尼藝術,並教育訓練印尼藝術家。還組成電影、文學、繪畫與雕塑、劇場與舞蹈以及音樂等部門,由日本的文化人與印尼藝術家共同主持。[4]可見,當時的印尼文化帶有複雜性的資訊,介於長達三百多年的荷蘭殖民史所紮根的現代藝術概念與印尼傳統藝術之間的糾纏,以及日本人在介於戰爭入侵與反殖民的矛盾角色中,反而免費提供印尼藝術家相關的藝術資源,無論是材料成本或是教育課程等,似乎,戰爭與殖民在不可預期的情況下成為藝術發展的推手。

 

 

 

 

1946年,許多藝術家決定共同成立Gelanggang Seniman Merdeka協會,發起者是文學家Asrul Sani、Chairil Anwar和Rivai Apin,並於1950年共同出版詩集Tiga Menguak Takdir。其他成員包括Mochtar Apin、Henk Nantung、Baharuddin M.S和Basuki Resobowo等畫家,以及作家Pramoedya Ananta Toer、導演Usmar Ismail、詩人Sitor Situmorang與記者Mochtar Lubis等。此詩集的內容聚焦在強化民族精神,並促進現代性藝術和文化自由,更被視為是Angkatan '45潮流的其中一本著作,此潮流代表著1945年日本撤退且印尼宣布獨立之後的重要關鍵年,當時所出版的文學作品,充斥著生活經歷和各民族之間發生的社會政治與文化動盪,這種文學風格更富表現力,具有革命性和民族主義色彩。[5]這些成員主要來自萬隆的藝術學院,也有來自雅加達、日惹與峇里島等其他城市,但大部分的人都曾參與過「啟民文化指導所」。[6]然而,畫家的風格承襲許多歐洲畫派的技法卻保有印尼文化的精神,例如Mochtar Apin的作品帶有立體化的視覺效果;Henk Ngantung的作品則帶有寫實主義與海島風情;Basuki Resobowo則屬於抽象表現主義風格,很特別的是他自身也擔任戲劇與電影的藝術總監,重視電影場景的布置。從這時期的文字、繪畫與影像作品中可以觀察出,這些印尼藝術家不僅擁有內在的荷蘭殖民現代性觀念與印尼傳統文化的中和,透過日本的支持而強化並重新梳理民族主義的精神,在語彙上介於引入外來文化(荷蘭)、複製作品展現的技法(日本)等,並挪用在融合印尼本土風情的作品中。

 

似乎,在台灣與印尼的戰前藝術史,都巧合的面臨了西方與日本的介入,並帶給當地藝術衝擊與創造力,而且都與影像創作有關,縱使在看似挪用的過程中一昧偏愛異國的視覺表現方式,甚至將他國所設定的技法作為判斷標準的依據。然而,台灣與印尼的各種藝術類型如文學、繪畫與電影等內容,彷彿從這些西方與日本所灌輸的創作方法中,找到自身如何呈現的語彙,並加入在地的民族性與觀點,也在往後的影像作品中看到相似的痕跡。

該寫作計畫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心藝術基金會贊助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贊助
 

[1]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chap17/chap17-01.htm

[2] https://www.biosmonthly.com/article/10077

[3] https://batuukirjogja.com/batu-ukir-jogja-sejarah-seni-di-indonesia-yang-wajib-anda-ketahui/

[4] https://www.heath.tw/nml-article/cross-cultural-counterparts-the-role-of-keimin-bunka-shidosho-in-indonesian-art-1942-1945/

[5] https://tirto.id/surat-kepercayaan-gelanggang-suara-dan-elan-seniman-kosmopolitan-ekaa

[6] Bambang Bujono. Melampaui Citra dan Ingatan: Bunga Rampai Tulisan Seni Rupa 1968-2017. Yayasan Jakarta Biennale. 2017. Pp30-32

[ENGLISH]

Translation in progress.

[INDONESIAN]

Belum tersedia.

9-3.jpg
1920px-Raden_Saleh_-_Diponegoro_arrest.j
9-1.jpg
9 首圖、圖3.jpg

「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法文信件與展場

陳沛妤攝影

Raden Saleh Syarif Bustaman 畫作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den_Saleh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