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11.台灣與印尼影像作品中的裝置、政治與行為
year. 2021
writer. Chen Pei Yu
[CHINESE]
台灣與印尼影像作品中的裝置、政治與行為
1980年代末在台灣與印尼出現將行為藝術結合裝置藝術以及影像媒介的作品,不僅在戶外更在展覽空間演出,改變對於表演的既定印象,更顛覆觀眾的想像與藝術的標準。無論在印尼或台灣,此種行為藝術結合影像的作品,逐漸成為一種特殊的類型,不僅以行為來抵抗政治,更藉此吸引人潮關注,又能透過影像將創作理念記錄下來,多年後還能重現。
影像、身體、反體制
1983年陳界仁在西門町發表《機能喪失第三號》行動,以游擊式的行為藝術,干擾當時戒嚴體制下的偽民主選舉,並用錄像完整記錄下來。藝術家希望透過此次走上街頭的行動,直接挑戰針對自由與公共空間的限制,刻意在政治敏感的選舉時期,以行為在街上製造事件與集會,親身體會當年社會氛圍的監控與權力,反思觀看行動的意義。此作品原初目的並非刻意拍攝錄像作品,也不是為了要創作行為藝術,而是要透過真正的行動試探與抵抗社會體制,挑釁隨處可見的警察所帶來的壓迫感,卻因為影像紀錄的保存讓這件作品至今還能夠加以反思「何謂解放」的追問。而1997年印尼華裔藝術家胡丰文(FX Harsono)在日惹發表了Destruction,選在蘇哈托任內最後一次選舉前幾天的「沉默週」於國家議會大樓前進行演出。由於政府規定在選舉期間,超過五人的公眾集會被宣佈為非法,藝術家刻意透過行為將自身處境置於危險之處。[1]此行為是藝術家扮演史詩梵語中強大惡魔王《羅摩衍那》(Ramayana)的羅剎魔王(Ravana),穿著西裝火燒三個印尼面具,分別代表印尼的三個競選政黨,焚燒後再將木椅殘骸做成裝置,暗喻當時政黨都掌控於蘇哈托,就像皮影戲的魁儡。[2]巧合的是,這兩件作品的原初目的並非是為了實踐行為藝術或是創作錄像藝術,都只是為了要抵抗社會,在被迫「沉默」的外在環境體制下,實行不可直接言說、只能用行動表示「抗爭」而執行的活動,影像在此化為紀錄事件的功能。
另一種透過身體來實驗或質疑既有制度的錄像作品,特別是充滿無厘頭的行為,在台灣可從崔廣宇的作品如《代步》(1997)、《天降甘霖》(1997)、《十八銅人‧穿透,感受性》(2001)、《隱形城市:台巴黎‧約克》(2008)中,從跳躍、移動、物件與身體的撞擊或藉著攝影機角度讓畫面中的視覺效果產生錯置感,突顯看似無意義的行徑反諷社會上許多看似合理卻充滿怪異的日常,更諷刺了媒體所建構出來的虛擬夢想。相較之下印尼藝術家Anggun Priambodo的作品也透過怪異行為製作成短片,讓錄影中的視覺效果創造出媒體詐騙的感受,例如2004年拍攝的Crash,藝術家站在街道上並趁著車子經過時,刻意表現出被車撞的動作,讓觀者誤以為被車撞,事實上只是一種錯位的視覺效果。他將自己的身體當作物件假裝被車子撞擊,一方面呈現錄像媒體中造假的寓意,另一方面似乎也反映印尼當地的交通問題。2007年的作品Senam Kesegaran Jasmani,以他個人在不同的場景做奇怪的體操運動,看似是新落成的公共空間或是精緻的公園等,不標準的姿勢與服裝或許是他藉著體操抵抗社會制度的行動。同樣用早操來創作,Mahardika Yudha於2005年的Sunrise Jive則是透過記錄的手法拍攝工廠工人某一日的早晨運動,作為一天工作的開始,以一個簡單的紀錄影片表達制式化的產業社會與工人作為勞動產業的一環。而台灣藝術家陳擎耀於2012年的《國際收音機體操》,則是透過收音機體操反思自日本殖民時代下所帶給台灣的社會體制,強化了集體與一致性,透過錄像結合收音機的概念傳達出媒體作為制度宣傳的工具。
上述作品的共通特性在於透過影像與身體行為質疑對社會制度或日常規範的抵抗,以實驗或直接呈現的紀錄手法來表達批判,也有些作品在創作之初並非刻意考量影像語言的美學,是為了要記錄行為而拍攝的粗糙畫面。特別是針對印尼,1998年蘇哈托下臺後的1990年代末,錄像成爲譴責社會和政治不公的利器。這些錄像所傳遞的信息,遠超過政府的透露和許可範圍,並真實記錄政府隱瞞於群衆的社會現狀。在印尼,無論是在政治或藝術領域,錄像已成爲一種紀實手段並反映特定社會和政治背景的形象塑造方式。[3]
物質、思想、時間性
除了以紀實型的影像語言及直接強烈批判政治的錄像作品之外,亦有將當時最新穎的電視機視為展示媒材,並以抽象及詩意的方式呈現影像,將所要批判的內容透過轉化及隱喻的方式表達。台灣先鋒錄像藝術家王俊傑的《十三日羊肉小饅頭》(1994)透過食物探討東方傳統文化與華麗的消費型態,以數台類比電視機展現誇張又媚俗的食物影像,在西方留學的心境下用中國宮廷菜來反思權力的本質。[4]相較之下,印尼藝術家Tintin Wulia於2000年的作品Violence Against Fruits一樣透過食物反映跨文化,雖然沒有絢麗的影像視覺美學,取而代之的是只有透過切柿子的過程搭配男女之間的對話,在男性不斷詢問女性關於吃狗的內容,慢慢帶入關於宗教、華人、日本人與印尼人之間的身分認同問題,是她對後蘇哈托時代(Reformasi)的反思。[5]此外,1990年代末的印尼社會大量充斥主流大眾媒體的資訊,爆炸般的訊息不僅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也潛移默化觀者的思想。藝術家們紛紛創造出批判電視媒體的裝置作品,如Nerfita Primadewi的Go Back to Become Brain(1999)與Teddy D.的Tak Kutuk Dadi Watu(1999)等,展現將電視機除了作為承載影像的工具,又可以是突顯既定的錄像影像語言,還可以是用來展示的藝術品。
一台一台電視的並列也容易讓人聯想到通往世界各地的窗口,特別適合用來作為火車或相似交通工具的隱喻。1994年洪素珍的作品《回家路上》應用電視機當作火車車窗,隱喻了電視與交通工具縮短人類的時間距離。之後,台灣的當代藝術圈經常使用火車作為創作題材,例如2011年陳萬仁的《位移》與2013年林子荃的《晃》。而印尼藝術家Bayu Bergas於2011年曾拍攝在火車上的一段錄像Doa Gajayana,是關於列車上的一名男子邀請所有乘客禱告的事件,縱使在視覺上並非呈現多螢幕的效果,卻用聲音表現出交通工具上所發生的可能事件並連結宗教隱喻的窗口。這些使用火車作為日常觀察與創作題材,顯現藝術家透過影像所呈現的高速時間感來展現移動中的身體與心境。
《所以我們反覆呼喊1》
https://www.suhuiyu.com/works/endless-recalling-no-1/
《所以我們反覆呼喊2》
https://www.suhuiyu.com/works/endless-recalling-no-2/
除了裝置形式上的展示轉變之外,影像的內容從紀實到設計過的影像,藉由模仿電影或電視劇的內容諷刺媒體資訊也成為一個重要的展現方式。例如台灣藝術家蘇匯宇的《所以我們反覆呼喊》1與2系列(2004─2005),透過肥皂劇的經典台詞或電影的特定畫面,將多個螢幕並列之後,彼此的對話、演員的表情、動作之間的相互干擾吸引觀眾的目光,突顯大眾對於影像的慣性已經受到好萊塢劇情公式中的暴力、血腥、情緒化等劇情與畫面所影響。而印尼藝術家Anggun Priambodo於2009年的Sinema Electronic,以音樂錄影帶(MV)的形式以及印尼主流愛情電影的拍攝手法,在影片中自導自演並嘗試各種裝扮,場景刻意突顯上流社會的生活、浪漫的愛情互動與穆斯林禱告畫面,也說明了這些元素是印尼電影及電視圈經常出現的情節,更反映出印尼人民的日常生活。事實上,此種影片類型不只是在台灣與印尼的錄像藝術表現方式中成為顯學,英國藝術家艾薩克‧朱利安(Isaac Julien)的《萬重浪》(2010)、新加坡藝術家何子彥的《無名》(2014)以及黃漢明的所有作品,都是透過重新詮釋或剪接電影的方式,不僅試著透過影像傳達社會批判,更反思電影媒體詮釋角度帶來的風險,對觀眾而言不只是提升關注力更是勾起多重思想與記憶。
錄像藝術在台灣與印尼自1980年代誕生至今陸續促進相關的影展與文獻討論,2003年ruangrupa與印尼國家美術館合作舉辦了OK.Video雅加達國際錄像節2003,至今仍是印尼最重要也還有定期舉辦的活動,2008第一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於鳳甲美術館展出,奠定此展館對於錄像藝術的關注與推崇。此外,2015年孫松榮策畫「啟示錄:臺灣錄像藝術創世紀」,可視為重新挖掘與彙整台灣錄像藝術誕生史的展覽。在書籍上,台灣有許多學位論文探討錄像相關題材,許多書籍以展覽畫冊為主,印尼方面則有10 Years of Indonesian Video Art(2000-2010)Compilation與 Videokronik: Video Activism and Video Distribution in Indonesia兩本書籍,分別彙整與探討1990年代之後錄像藝術如何成為社會變革與民主化的工具。當代的數位科技讓人人都可能成為影像藝術的創作者,所謂的錄像藝術定義已越趨模糊,應該要透過拍攝媒材、影片長短或是題材內容來設定標準,還是要透過展示平台與空間來感受,不僅是對觀眾更是對藝術家創作過程中必須要多方考量的各種要件,也是未來錄像藝術發展歷程必須超越的動力。
該寫作計畫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心藝術基金會贊助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贊助
[1] 內容翻譯自「色彩的自畫像」部落格https://selfportraitsofcolor.tumblr.com/post/171220904390/fx-harsono-b-1949-destruction-indonesia-1997
[2] https://www.heath.tw/nml-article/historical-oblivion-and-digital-memorial-interview-with-fx-harsono/
[4] 王俊傑口述,陳沛妤整理。《錄影的微明:1980年代以來的臺灣錄影藝術》,藝術觀點第59期,2014,頁68-77。
[5] OK.Video. 10 Tahun Seni Video Indonesia. ruangrupa. 2010. Pp30-31
[ENGLISH]
Translation in progress.
[INDONESIAN]
Belum ters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