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title. 10.台灣與印尼前衛影像與複合藝術的興起

year. 2021

writer. Chen Pei Yu

[CHINESE]

台灣與印尼前衛影像與複合藝術的興起

 

對台灣的影像與當代藝術而言,1960年代是一個重要的衝擊,在影像與藝術展覽中都有著與過往不同的認識與表現方式,這些養分對於當代的創作影響至深。對印尼來說也是,1968年雅加達藝術理事會(Dewan Kesenian Jakarta/Jakarta Arts Council)成立,開啟了對藝術有系統性的整理與展示,1973年雅加達藝術學院成立,1975年一群視覺藝術家發表新藝術運動宣言,扭轉了印尼對於藝術的定義,並延燒至今。

 

前衛、實驗、跨媒材

 

針對影像的脈絡爬梳,台灣的《劇場》雜誌於1965年創刊並倏忽的中止於1968年,雖然標榜台灣創辦的電影雜誌,卻不討論當時的主流商業電影,反而在內容中大量介紹台灣人不太關注的影像主題,例如英國導演林賽.安德森(Lindsay Anderson)與東尼.李察遜(Tony Richardson)、法國「新浪潮」(La Nouvelle Vague)的雷奈(Alain Resnais)與高達(Jean-Luc Godard)、義大利作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與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日本的黑澤明、美國創作者卡薩維堤(John Cassavetes)、馬雅.黛倫(Maya Deren),及「地下電影」藝術家如安迪.沃荷(Andy Warhol)、米卡斯(Jonas Mekas)等人的作品,顯見這些影像語言的風格與主流電影圈的差異性,在當年已受到特定人士注目,替台灣關注實驗影像的一群人留下重要文獻。縱使1933年已出現劉吶鷗的《持攝影機的男人》,但當年並未受到關注,自然也未特別大量發展個人式的實驗電影,直到1960年代輕便的攝影器材出現,才容許個人攝影與家庭錄影能夠相對輕鬆的製作影像,對當時的影像產製而言是相當大的新科技突破。

 

複合媒材藝術展覽方面也在此時大量開展,如「現代詩展」(1966)、「大台北畫派一九六六秋展」(1966)、「UP展」(1967)、「圖圖畫會」(1967─1970)、「畫外畫會」(1967─1971)、「不定型藝展」(1967)、「南部現代美術會」(1968─1971)、「黃郭蘇屋」(1968)、「七零超級大展」(1970)等,黃華成、張照堂、莊靈等是此時期較著重在影像與劇場創作的藝術家。其中,《實驗002》(1967)、《生之美妙》(1967)、《日記》(1967)、《剎那間容顏》(1972)、《大甲媽祖回娘家》(1974)、《王船祭典》(1980)、《再見‧洪通》(1978)、《延》(1966)、《赤子》(1967)等短片,在影像語言手法上與注重敘事型的商業電影不同,有時像是私密回憶與夢境,或是個人對宗教與藝術的理解,甚至有些作品還考量到在不同螢幕上的放映方式,如《實驗002》的多螢幕同時放映,讓影像不只是告訴觀眾故事,更帶給觀眾視覺上的氛圍,以及整體放映時的空間感,刺激觀眾思考多重敘事的邏輯。相較之下,比起當今在美術館空間常見的錄像藝術作品,早期作品或許尚未全面思考到影像進入當代藝術展的目的,卻顯見藝術家們意識到影像不只是透過對白將觀眾帶入影像世界,更已將影像本身視為表達情感與空間氛圍的元素之一。

 

 

 

 

若談及印尼前衛藝術的轉折,1974年舉辦Pameran Seni Lukis Indonesia畫展,被認定是促使雅加達雙年展成立的前身,一個最早的大型繪畫展覽在Taman Ismail Marzuki空間展出,現為印尼文化中心。此畫展更促進印尼前衛運動的誕生,1975年一群視覺藝術家發表新藝術運動的宣言Gerakan Seni Rupa Baru,在日惹和萬隆興起,主要是以視覺藝術運動打破以純繪畫形式作為展覽的指標。其中,Siti Adiyati是少數這些成員中還持續進行創作與書寫的,她於2017年特別透過雅加達雙年展基金會出版的Dari Kandinsky Sampai Wianta: Catatan-Catatan Seni Rupa(1975─1997)一書中,以瓦西里‧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作為印尼前衛藝術的啟蒙,認為抽象藝術帶給戰後的印尼藝術新視野,特別是轉化過去一昧複製西方的寫實或印象派畫風,取而代之的是以圖像、繪畫以及複合媒材等方式拼貼而成的作品。她曾以文字記錄1976年新藝術運動正式發表的畫展Pameran konsep Seni rupa baru Indonesia,此展覽提出「我們(印尼)的藝術到底是什麼」?藉著展覽內容顛覆過往對藝術的既定印象,轉向反思印尼美術史。在短短一週內共分為塗鴉活動與展示成果,現地創作過程中新藝術運動的許多成員聚集在文化中心,一邊繪畫一邊討論藝術理念、思想交流與閱讀相關書籍,也自由在展廳上的畫紙描繪作品,「藝術提問」成為展覽主要討論的本質,打破傳統藝術形式的規範成為最大突破。作品與展覽理念從荷蘭殖民時期的首位印尼畫家拉登‧薩利赫(Raden Saleh Syarif Bustaman)為開端,再帶入藝評人Sanento Yuliman Hadiwardoyo替印尼美術史脈絡整理至1976年的觀點,反思以西方美學為主的藝術,試圖從作品中找出印尼藝術的本質。[1]另外,著名的塗鴉作品Mural由知名插畫家、漫畫家和印尼教育家等多重身分的Priyanto Sunarto在現場創作,藉著一張塗鴉與當時觀眾喜愛的漫畫,簡述印尼人民與思想主體性的矛盾,將身體切割為不同部位,並從服裝到內在都藉由命名的方式反思印尼人的中心思想,透過他堅持漫畫中的視覺隱喻理念突顯藝術與政治、生活、文化之間的連結性。

 

 

在蘇哈托政權終結之前,新藝術運動成員在艱困的環境中批判政治,成為藝術實踐的動力,FX Harsono和Dadang Christanto等藝術家曾針對1965─1966年的印度尼西亞大屠殺發表評論,更應用在後續的創作理念中。此展覽以繪畫、雕塑、裝置、現成物、照片、相關文物和寫實繪畫之外的藝術品為主,新藝術運動於1989年結束,被認為是印尼當代藝術的開端。著名人物包括Jim Supangkat、Saneto Yuliman、Ded Eri Supria、Dadang Christanto、FX Harsono等。此運動得出的結論是:「藝術是一個複數的概念」,接納裝置作為其主要混合形式,以結束東西方對抗辯論並主張傳統藝術與當代藝術之間的互動關係。[2]

 

錄像作為藝術創作延遲至台灣與印尼

 

如果說台灣的短片與實驗影像源自於1960年代,那印尼則在1970年代中期開始發展8釐米短片,如Henri Darmawan與Hadi Purnomo開始發展實驗電影,Gotot Prakosa則較注重短片手繪動畫的作品,經常透過印尼傳統音樂與繪畫結合的動畫,描述印尼的文化與歷史,以及印尼人的自我認同。此外還有將紀錄片與傳統舞蹈結合的創作者Sardono W. Kusumo。這些人都是從Sinema 8發跡,來自1973年雅加達迷你電影節後開始使用8釐米攝影機拍攝短片的團體,[3]也成為日後錄像藝術家重要的養分。

 

如果就當代藝術的範疇而言,以錄像裝置藝術來說,1960年代的白南準或許可作為起頭,台灣與印尼則約莫在1980─1990年代發跡,1983年,郭挹芬創作出三件台灣最早的錄影裝置作品《角落》、《宴會》及《大寂之音》。[4]主要受到白南準的影響,在日本筑波大學發表系列作品,透過錄像、枯枝、自然植物、宴會桌與古琴等元素,探討物質性、媒體性與現代裝置藝術的觀察,開啟台灣錄像藝術輝煌時期。她陸續發表《The Wall》(1984)、《音的埋葬》(1985)、《做夢中夢.悟身外身》(1986)及與盧明德合作《沉默的人體》(1987)。其中,《沉默的人體》結合電視錄像、實物投影機、幻燈機、沙拉油水容器、電子琴演奏控制的聲音、音樂及表演者,將表演、身體與空間性的概念結合,除了是當時突破性的運用影像來傳遞作品概念,最重要的是透過表演提出身體性與影像互動之間的關聯。同樣關乎身體性,1993年印尼錄像藝術家Krisna Murti在萬隆發表《舞者Agung Rai12小時的真實生活》(12 Jam dalam Kehidupan Penari Agung Rai/12 Hours in the Life of Agung Rai, the Dancer),用自然元素如樹枝、稻穀等材料包圍幾台小電視。影片內容播放峇厘島舞者Agung Rai與德國藝術家Walter Spies合作的舞蹈音樂表演,由於錄像共12小時不曾間斷亦不曾剪接,試圖探討影像時間與真實人類時間的關係,思考著錄像不只是紀錄影片的工具,更揭示當年新影像媒體時代的突破,同年也在第四屆雅加達雙年展發表不同版本,亦有其他行為藝術、裝置和錄像等他人的作品共同展出。

 

 

若更進一步將錄像加入投影的角度來觀察,1986年洪素珍於春之藝廊規劃「錄影‧裝置‧表演藝術」展,與荷蘭藝術家蘭‧芙爾(Nan Hoover)、克力斯‧巴斯迪安(Christian Bastiaans)合作《坐在綠中》,以一張紙從屋頂落下,洪素珍坐在紙的前方而光源從後方投射,透過身影的阻擋因而紙上會有一人端坐的黑色剪影,其他部分都呈現綠色。這件作品透過光、熱能與投映的方式探討資訊時代的快速流動,此時的紙成為承載影子而被投映的屏幕裝置。相較之下,被視為印尼最早的錄像投影作品Hoping to Hear from You Soon(1992)也使用了影子的元素,只是探討的題材著重在呈現常民文化的時光。結合皮影戲(Wayang)與小吃攤(Warung)的在地特色,藝術家Heri Dono先在小吃攤進行拍攝,觀察此空間作為不同文化交流的社交場合,再將這些影像投影至他自行創作的畫布上,繪畫內容採用印尼特色圖像與皮影戲的形象,隱喻客人的來去就像傳說故事中的角色,也是思索生命交流與時光流逝。藝術家並非要藉由小吃攤或皮影戲來宣揚傳統印尼文化,而是希望透過新的影像媒材技術重新思考圖像的象徵意義。[5]

 

似乎,身體性、時間感、自然素材、影像中的圖像運用與空間氛圍等,在台灣與印尼早期錄像藝術作品中是容易被應用的元素,更奠定日後結合影像與行為表演的常見題材。整體而言,台灣與印尼的美術從過往既定印象的學院風格繪畫或雕塑等作品,到前衛與新藝術運動的興起,讓當代的藝術創作朝向多媒材融合的概念,也成為至今習以為常的創作模式。

該寫作計畫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心藝術基金會贊助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贊助
 

[1] Siti Adiyat. Dari Kandinsky Sampai Wianta: Catatan-Catatan Seni Rupa (1975-1997). Jakarta Biennale Foundation
(Jakarta, Indonesia). Pp15-25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donesian_New_Art_Movement

[3] https://dac.taipei/%e7%b7%9a%e4%b8%8a%e5%b0%88%e6%96%87/%e5%8d%b0%e5%b0%bc%e7%b4%80%e9%8c%84%e7%89%87%e5%92%8c%e5%af%a6%e9%a9%97%e7%89%87%e7%9a%84%e5%87%ba%e7%8f%be/

[4] 編輯訪談整理,〈錄影藝術的跨地鍵結──盧明德與郭挹芬的複合媒體創作〉,《藝術觀點》,第59期「錄影的微明─1980年代以來的臺灣錄像藝術」,2014,pp45-55。

[5]  https://artspectacleasia.com/dunia-dalam-berita-the-world-in-news-at-museum-macan/

[ENGLISH]

Translation in progress.

[INDONESIAN]

Belum tersedia.

10-2.jpg
10-1.jpg
10-5.jpeg
10-4.jpg
10.jpg
10-3.JPG

Priyanto Sunarto

​陳沛妤攝影

Krisna Murti《舞者Agung Rai12小時的真實生活》,1993

http://archive.ivaa-online.org/pelakuseni/krisna-murti

bottom of page